|
中元節|祭祖惦憂思
農歷七月十五 中元節
中元節,是中國追懷先人、敬祖盡孝的傳統節日。中元節又稱“盂蘭盆節”“七月十四祭祖節”,分別是道教、佛教與民間俗信的三種叫法。因此,這也是一個三俗合一的節日。每年這一天,我們思念故人,追憶往昔,點一盞心燈,為逝去的親人祈福。
中元節由來
中元節由上古時代“七月半”農作物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。“秋嘗”時節,人們慶賀豐收、祭拜大地,酬謝神靈的庇護,用新米等祭供,向祖先報告秋成。起初,“秋嘗”的日子并不確定,后來逐漸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,也就是七月半。 被稱為“中元節”,則是源于東漢道教的說法。道教有“三元說”,即:“天官上元賜福,地官中元赦罪,水官下元解厄。”“中元”之名由此而來。 “中元”二字在唐朝中后期正式被固定為節名,并將節期設立在農歷七月十五日,一直相沿迄今。 佛教稱七月半為“盂蘭盆節”,“盂蘭盆”原意為“救倒懸”,意指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,供養佛陀和僧侶,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。
無論是道教的中元節、佛教的盂蘭盆節、亦或是民間的秋嘗祭祖節,核心都離不開祭祀祖先、祈福平安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酒被賦予越來越多的含義,但是以酒祭祀祈福,依舊是貫穿古今的傳統習俗。
以酒祭祀,慎終追遠, 是對祖先和歷史的敬重和緬懷; 以酒祈福,歲歲平安, 是對現實生活的美好祈愿和期待。
懷著對逝者的思念, 承著對故人的祝福, 活成最好的模樣,不負時光。 中元節的意義,或許就在這里。
上一篇縱容思緒開成一片秋的花海下一篇酒園賞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