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年年中秋,載不動的鄉愁去歲節月余溫在,今夕玉蟾又相逢。時光的腳步竟如此匆匆。眨眼功夫,人們又與2021辛丑中秋明月相約邂逅。由是,引來無數國人于不同地域、環境,以不同方式賞月、抒情、祈祝,抑或勾起人們思鄉之切的無盡鄉愁。 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。情人怨遙夜,竟夕起相思。”張九齡這首借中秋月寄托情懷,而思鄉之情更為突出的名篇,自古迄今為人們廣為傳誦。該詩首句寫“望月”,次句寫“懷遠”,直抒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。“碧落桂含姿,清秋是素期。一年逢好夜,萬里見明時。絕域行應久,高城下更遲。人間系情事,何處不相思。”張祜這首《中秋月》情致綿藐,構思精巧、直抒胸臆,留給人們更多更大的想象空間,蘊含著人們揮之不去也載不動的鄉愁。
話題到這兒,不禁讓人想起2015年1月中央電視臺組織力量拍攝的百集大型紀錄片《記住鄉愁》所奉獻給廣大觀眾的饕餮文化盛宴。這些節目,既是一出出圍繞“鄉愁”二字而展開的社會命題,又是一份份絕好的人生答卷。竊雖未了心愿地收看了百集巨獻作品的全部,但基本歷清了紀錄片揭示給人們的思想和精神脈絡。即以塵封了百年的傳統文化實體,以百集紀錄片的形式“洄游”了歲月和大地。其中譬如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......教諭人們要懂得:我們的國家、我們的民族、我們的祖先是怎樣從一個貧窮落后的舊中國一步步擺脫奴役和壓迫、走向中興和光明,并從站起來、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難歷程。因而在做出“復興中華”時代答案之后,告諭人們:不可忘記國家社稷、不可數典忘祖,不可丟掉根本。
閱讀《記住鄉愁》這臺節目的解說詞,令人覺得作為一名華夏兒女,在成長的道到路上,無論你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路的深刻人生哲理。而人一旦缺失了故鄉的概念,些許就缺少了一種共同的地理凝聚力。如此,漂泊感就來了,這種漂泊感必然會帶來無根感,無根感又帶來孤寂感、焦慮感、困惑感。因了子女在渝城工作的緣故,我不止一次登上“一棵樹觀景臺”俯瞰今日山城之騰飛發展的大都市風貌,迤邐風光,或攀上439米高的環球金融中心WFC會仙樓,飽覽山城長江兩岸璀璨不夜城盛景。雖然一時興致若振翥凌飛,眼底的一切都讓人養眼養心、興奮不已,但靜下心來,仍有一泓思鄉心血澆灌全身,鄉愁的情緒依然充盈于胸膺。尤為中秋時際,這種油然頓生的情愫,表現得至殷至盛。而家鄉的小城,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的幾十年里,發展之快,教人無限感慨和悸動。幾十年前所熟悉的唐蓮塘、紫金城、武家巷、李家院、柴庵房、東街井、楊家巷、燒鍋巷、貢院巷等老地名以及阡陌田野,如今全被隴南路、青島路、同谷路、電力大廈、萬德金街、隴南機場,盛世藍天、西雅圖、香榭里酒店,宇豐家園、移動通信大廈、百佳百貨商城、鳳棲屋以及數十幢商住大樓等所取代,或淡出人們的記憶。對于年輕代來說,更不用追溯或找回原始模樣。但對于從農村遷徙到這座城市并融入城市的“市民”來說,每每心心念念老村舍、老故居、老故交,心頭總會漾起屢屢親切和溫柔。
鄉愁,是人們對故鄉的一種深切思念,是人們懷鄉戀舊的一種美好本能;是游子安放靈魂的港灣,是一種廣闊的文化情懷。中秋節,毋疑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標志性節點和心靈歸宿,自古及今皆是如此。然而,總也有那么一些人心中盼望團圓卻無法與親人團聚。或因窘迫生計,或因遙遠的距離,或因艱巨的使命。而能夠在圓月之夜闔家團圓的人們,在珍惜這種美好和溫馨的同時,特別應感謝那些節假日堅守崗位作出默默奉獻的人們。 鄉愁不是“為賦新詩強說愁”。在人類社會和科學技術發展如此之倏、人才流動如此之快的今天,這“剪不斷、理還亂”的懷鄉戀舊式鄉愁,與白居易“無論海角與天涯,大抵心安即是家”和蘇東坡“此心安處是吾鄉”的借詩抒懷相比,都為詩眼中應有之義。而在“滄海桑田”和社會變革面前,對于那些“才下眉頭、卻上心頭”的鄉愁,更需一種理智和超脫。由此聯想大型紀錄片《記住鄉愁》,我們不僅可以回答“人類將走向何方?子孫將向哪里去”之思考,而且在世界舞臺上我們更加富有十足底氣。因為孔子不但是中國人,而且正在以鄉愁的方式生活在禹甸內外;端午不但是中國的,而且正在以鄉愁的方式活在華夏九州;中秋不但是中國的,而且也正在以“載不動的鄉愁”方式活在每一個世界地球村。 鄉愁,記住鄉愁,美麗鄉愁;鄉愁,記住鄉愁,鄉愁到永久。 |